七 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战国策?齐策四》里极有名的故事:齐王的使者到赵国去见当权的赵威后,赵威后问了三个问题: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齐国今年收成好么?老百姓情绪稳定么?齐王身体好么?
使者听了不高兴,觉得赵威后应该先问齐王,再问其他。于是赵威后就讲了一番民本君末的道理。——这个故事有名,主要就为了这一点。
赵威后接下来还问了一串问题,涉及到四个齐国人。我觉得这些问题,也许其实更关键:
“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於陵子仲(应为仲子)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第一位叫锺离子,第二位叫叶阳子,这两个都是“处士”,就是不出来做官的士人,他们都为改善社会的福利保障做了很多工作,赵威后觉得,齐国政府一直没有把这样的人吸纳进官僚体系里来,是不对的。
第三位“北宫之女婴儿子”(北宫是姓,为啥叫“婴儿子”注家说的也都是揣测之辞,咱们不管了),这是个老处女,为了孝养爸妈不嫁人。赵威后觉得这也是一正面典型,应该赐给她朝命,——有了朝命就可以上朝面见君王,也就是所谓“命妇”。
传统评价,当然也是都称赞赵威后问得好。——但其实这是习惯于在威权政府统治下生活的人的思维。赵威后提问时,特别强调了“至今”二字,可见锺离子、叶阳子、婴儿子们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齐国政府对他们固然没有奖掖,但自有相应的社会环境允许他们这么选择,他们的名声能传到赵国来,可见美誉度还相当高。也就是说,齐国社会力量比较强大活跃,很多事情靠民间人士就能够做。所以对赵威后的问题也完全可以反过来理解:就是齐国政府对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比较宽容,而赵威后更喜欢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想把什么都纳入到政府渠道里来。
上面三位,虽系民间人士,但行为倒也符合主流价值观。但赵威后问到的第四位於陵仲子,情况就大不相同。
这个人,也就是《孟子》里提到的陈仲。——他家在於陵,所以叫於陵仲子。
陈仲是齐国的大贵族,他哥哥在齐国政府里当官,薪水高得惊人(“禄万钟”),但陈仲以为如果是当官所得,则钱不是好来的钱,地不是干净的地(“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于是和哥哥分家,靠自己打草鞋换口饭吃。赵威后说他“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显然就是指这件事。
陈仲的草鞋大概卖得不好,因此经常挨饿。有一次说是饿得抓过井栏上一个已经被金龟子啃掉一半的果子吃了,才恢复一点知觉。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轻易可以获得高官厚禄的人主动选择这样一种生活,也很自然就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望。人们都相信,如果不合于道义,就是把整个齐国送给陈仲,他也不会接受。齐国名将匡章,也称道陈仲真是一个“廉士”。
当然,齐国也有看陈仲不顺眼的人,孟子就认为陈仲的美德实属“蚓操”,就是蚯蚓的美德,非大众所能实行。但挖苦归挖苦,也仅只是以个人身份表达一下不同的价值观。孟子虽以齐国客卿之尊,却绝没有想过动用政治力量让陈仲消失。对陈仲这样的人,齐国官方显然采取的是不干涉的态度 ,反而是赵威后一个外国的当权派,见不得国家管不到的地方有如此具有影响力的人存在,发出“何为至今不杀乎”的恨恨声。
陈仲自甘贫苦的人生选择,未必有多少齐国人真能接受。但最杰出的士犯不着仰视君主,在齐国知识阶层里面,却似乎是相当流行的一种观点。以君主的老师自居的(孟子是典型),固然持这种主张;给君主做臣下的,也承认那些昂起高傲的头的士人们层次更高。孟尝君派人见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表示对孟尝君瞧不上。这位使者就说,孟尝君地盘虽小,但他那儿有人才,您这却没有。然后他说:
“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
孟尝君那里最牛的三位,他们做人的原则是:不给天子做臣子,不跟诸侯交朋友。混出来了坦然当国君,混不出来也不肯当臣子。
“而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能致其主霸王,如此者五人。
次一等的有五位:治理国家可以当管仲、商鞅的老师,讲的都是大道理,听说了该做的就一定会去做。辅佐谁,就令其成就霸王的事业。
“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洿其衣,如臣者十人。”
再差就是像我这样的,有十位:作为使者而遭到大国君主的侮辱,那就回去抹脖子,一定要把自己的血溅到这位国君的衣服上(意思是我要跟你玩命)。
这事儿照例难说是事实,但大致可以认为它说明了齐国人心目中不同层次的士都是什么样的。
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向秦始皇提议焚书,阐述焚书的必要性时说:
“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这番话很大程度上也是针对齐鲁地区的人来的。因为只有这里私学最发达,而跟国君唱反调的风气也最盛。更具体的说,焚书的导火索是博士淳于越提议封建,而淳于越,就是一个齐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