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历史
历史上的齐国是如何灭亡的(04)

本来有条件统一六国,建立一统帝国的齐国,在最后一代国君齐王建的昏庸和奸臣后胜的贪贿谄媚之中灭亡了。齐国为什么从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泱泱大国到被强秦所灭?是应该从各方面探讨其历史原因和教训的。


  《淮南子·泰族训》云:“齐王建有三过人之巧,而身虏于秦者,不知贤也。”这说明前人早已从政治上探讨齐国灭亡的原因了。较为直接的近因就是齐王建不任用贤人,又昏庸无能,一味听从奸臣宾客的诡言,所以造成了齐国政治上两方面的失败:一是对外迎合了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破坏了合纵之盟,矢去了其他诸侯国的支持,给了秦国各个击破的机会;二是离间了到国防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国君“不修守战之备”,老百姓则完全丧失战斗性,当秦国大军压境时,就出现了“民莫敢格者”的结果。


  而秦国的情况与之相反。据《荀子·强国》载:“应侯问孙卿子曰:‘人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力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孙卿子所见到的秦风民俗,质朴清雅,穿着从容有常无奇装异服。这样的民风就会使“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就会使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这样,也就会使老百姓形成“修习备战,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的风习。朱熹说:“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这就无疑会大大增强秦国的兵员素质和在战场上的战斗力。齐、秦风俗民习对其在统一中战斗力的不同影响于此可略见。


  又次,齐人贪利而秦人好功。齐人立国之初,太公首封,治齐以尊贤上功为时尚,对齐国的立国施治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形成了尊贤上功的优良传统。但到中后期,由于经济发达,奢侈之风的影响,又加上地处中原东陲,在诸侯各国互相攻伐的形势下,“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齐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齐人的重功传统逐渐被趋利所代替,并向私利和唯利发展。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胜过了对军功的向往,朝野上下形成一种追名逐利之风。“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而卖国求利之徒直接断送齐国的命运。后胜受金误齐,齐不贷粟于赵使赵败亡都说明了这一点。


  而秦人重军功、上耕战、立法度、修战备已成共识,本来秦地处西陲其风俗就有浓厚的戎狄特点,“其人不让,皆有斗心”,“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是其特点。特别是自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之后,更是“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秦国统治者用军功、物利鼓励人民作战生产的办法,激励了秦人勇敢杀敌的热情,使秦军成为当时作战最勇敢、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使秦国在战国末期那样列国纷争的局面中,具有了取胜的优势。


  最后,齐贵黄老、阴阳之学而秦重法制。黄老之学崛起于齐威王、宣王时期的稷下。最初它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宣称田齐是黄帝的胤胄,为正名分作为维护田齐统治的思想武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提出“因道全法”的思想,指出“道”是“无根无基,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的静因之道,以效法天地,因任自然作为至高准则。这种学说对战国后期处于列国纷争,一切校胜于战场的社会环境中的齐国,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是涣散民心、衰败士气的毒剂,直接影响到齐国的综合国力。


  战国后期齐国还有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学说。它讲求“五德始终”,“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兹”。邹衍之语,多为“怪迂之变”,是些“闳大不经”的话,距现实较远,使人们往往难于推诚置信。同时,他的“五德始终”之说,把朝代交替、统一的成功,看成上天的安排。这在当时群雄竞战、列国纷争的形势下,实际上是涣散了齐国的军心和民心,对齐国的统一事业是大有其害的。黄老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更直接的后果是大量神仙方士的产生,给齐国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盐铁论·散不足》),不事农桑,专务空谈神仙之风甚嚣尘上,使齐国在群雄争霸中,从思想上自我解除了武装。


  而秦国的社会思想却呈现另一种景象:他们君王专制、中央集权、重势尚刑。在思想上主张排斥百家,实行文化专制,崇尚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表现出强烈的轻伦理、重实利的倾向。这种倡专制、重法术、尚功利、提倡严刑峻法的思想,在以武力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那种军事胜负压倒一切的情势下,无疑是一种极合时宜的思想利器。大大地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步调的一致,大大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


  基于上述分析,在公元前221年秦国先灭掉韩魏燕赵等五国之后,再来攻打孤立无援的齐国,齐国已是朝无贤臣,野无精兵,人心涣散,就只有先降后亡的结局了。


【上一篇】: 没有了哦    【下一篇】: 历史上的齐国是如何灭亡的(03)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7537号 Copyright © 2015 BM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电话:(029)81399001    技术支持:陕西省文物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