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帝陵
丽山园
兵马俑
一号坑
二号坑
三号坑
陪葬坑
铜车马
Emperor Qinshihuang's Mausoleum Site Museum
开放时间
旺季
3月16日—11月15日 闭馆时间18:30
08:30-17:00
淡季
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 闭馆时间18:00
08:30-16:30
票务与服务
购票方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观众朋友(含政策性免票人员、港澳台及外籍观众)可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现门票预约。
景区导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5小时,可免费乘坐摆渡车往返。
铜车马
陪葬坑
三号坑
二号坑
一号坑
兵马俑
丽山园
帝陵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10月31日,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秦始皇...
2024-11-01
更多内容
2月17日至18日,秦陵博物院第十五党支部党员赴延安开展为期两天的党建活动,召开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萍参加并指导。 第十五党支部在延安博物馆召开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王勇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组织委员李宇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体党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查摆问题,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剖析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对支部同志提出了客观、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周萍副院长做总结并逐一点评,并对下一阶段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支部组织党员前往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延安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深刻体会延安精神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支部参观学习了秦陵博物院与延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经天纬地 照临四方——精神标识主题展”,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信息资料部协助延安博物馆对展览做数字化采集制作,将党建引领作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此次党建活动,不仅让支部党员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也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秦陵博物院第十五党支部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杨嘉明 图/郑智帅
2025-02-20
      2月19日下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藏民族大学合作签约暨合作共建基地揭牌仪式在秦陵博物院举行。       秦陵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岗,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田静,社会教育部主任农茜,考古工作部主任邵文斌,科研规划部主任李宇,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采守宽,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浩等2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田静主持。       李岗、王浩分别致辞。李岗首先对西藏民族大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秦陵博物院情况,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借助高校的平台和博物院的资源优势携手共进,以期在未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王浩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经过双方深入交流、精心谋划的结果,希望借此次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并从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三个方面明确了双方今后的合作方向和基本内容。       李岗和采守宽共同签署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藏民族大学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暨考古文博实习基地协议》,并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西藏民族大学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暨考古文博实习基地”揭牌。       李岗指出,此次共建协议的签署,是基于以往合作的深化和升级,是适应新形势和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大局的合作。双方借助各自优势,扩大合作范围,共同谋划、共建平台、共报项目、共享成果、共育新人,推动博物院“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同时继续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各项工作。 (文/图:张恺)
2025-02-20
      2月18日,秦陵博物院召开2024年度群众文保员工作总结会。会议由安全保卫部主任李军主持,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志平及田野文物巡查组全体人员、18名群众文保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安全保卫部副主任丁磊总结了2024年度群众文保员工作。2024年,群众文保员队伍日趋完善,日渐成熟,充分体现出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和高尚的精神风貌。自觉学习了《文物法》《秦始皇帝陵保护条例》,自觉树立了“做好文化遗产宣传的护理员、做好文物违法行为的监督员、做好文物法规的宣传员”三种角色意识。依托陕西省群众文物保护员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严格按照日常操作方法,进一步夯实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对标《陕西省群众文物保护员管理办法》《陕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巡查管理办法》,强化落实“严格制度、严格把关、严加防范、严厉打击”的要求,助力我院实现了第37个文物安全年。       随后,安全保卫部副主任耿直宣读了《关于表彰2024年度优秀群众文保员的通报》,副院长陈志平为受表彰的3名文保员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优秀群众文保员吴江、田野巡查组组长高伟民就田野文物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如何做好2025年度秦陵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      会议最后,陈志平代表博物院与18名群众文保员签订了《2025年遗址保护委托协议书》,对各文保员2024年在秦陵遗址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感谢。陈志平表示:2024年是博物院建院50周年,是奋斗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陕西省群众文保员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发布,各文保员依托新平台工作,同时在新形势下新问题频出,可以说是喜忧同在,难易并存,各位文保员能在这种情况下恪尽职守、履责担当,维护田野文物安全,为博物院实现第37个文物安全年做出了贡献。在新的一年,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形势更加严峻,希望与会同志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文物安全底线思想;不断加强学习,依托新工作平台,提高履职能力,做好文物保护宣传员、安全员、巡查员,发挥好文物保护的前沿哨兵作用,做维护文物安全的保护担当;继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加强日常巡护,加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营造群众主动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文化遗产保护战果全民共享。 文/图杨永
2025-02-19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