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帝陵
丽山园
兵马俑
一号坑
二号坑
三号坑
陪葬坑
铜车马
Emperor Qinshihuang's Mausoleum Site Museum
开放时间
旺季
3月16日—11月15日 闭馆时间18:30
08:30-17:00
淡季
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 闭馆时间18:00
08:30-16:30
票务与服务
购票方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观众朋友(含政策性免票人员、港澳台及外籍观众)可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现门票预约。
景区导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5小时,可免费乘坐摆渡车往返。
铜车马
陪葬坑
三号坑
二号坑
一号坑
兵马俑
丽山园
帝陵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2023年8月25日上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召开学习...
2023-08-28
7月1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第八党支部组织开...
2023-07-03
更多内容
        9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品牌教育活动“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继走进内蒙古大中小学校、国家文物局扶贫点江西省宜黄县之后,21日再次走进博物院属地学校——临潼中学,为高一年级同学带来一堂《青铜马车的妙思巧工——3D车伞车轮组装》体验课程。         结合学校科技月的主题和高中学生课标,秦陵博物院社教部为学生们设计了体现秦代工艺与现代科技碰撞相融合的课程。本次活动由知识导入和动手拆装两部分组成,讲解员首先通过PPT课件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古代车马制度、秦陵铜车马概况、车伞和车轮等部件的制作工艺。接着在讲解员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协作,自己动手体验组装3D打印复原的秦陵铜车马上的车伞和车轮。本次实践课程丰富了秦陵文物的传播形式,让同学们在家门口了解到现代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及展示中的具体运用,在面对面感受古老科技的魅力的同时,触摸新时代的科技脉搏。        临潼中学是一所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美德青年”陕西省示范高中,与秦陵博物院长期开展馆校合作。今后,秦陵博物院持续利用博物院资源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文:宁迪  图:韩佳琦)
2023-09-23
日前,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评选结果揭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荣获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此次星级认定是由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发展改革委等23家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经综合考察、逐级推报、集中审核、社会公示等程序评选产生。旨在推动行业发展、促进青年成长、弘扬文明风尚作出了积极贡献,集中展现新时代中国职业青年的昂扬风貌。秦陵博物院通过对照《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办法》基本条件进行复核自查,在符合星级认定的条件下提请复核申报,通过申报用“高标准、严要求”激励社教部全体人员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秦陵博物院社教部青年团队是陕西乃至中国对外接待的金色名片,承担着守护、传承、宣传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历史使命。多年来,社教部全体人员团结友爱、薪火相传,积极发挥青年职工的生力军作用,助力博物院人才队伍建设。该团队于1994年荣获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2021年提请复核申报,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2022年社教部获评首批“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此次获评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新时代,新征程。秦陵博物院社教部将继续发扬优良工作作风,积极投身新时代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发挥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文:郑絮斐  图:贺卓刚、张恺)
2023-09-21
9月1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保护•阐释•运营——考古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研讨会在南昌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承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国家文物局考古司遗址管理处处长钱春峰,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长彭明瀚,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等领导以及来自国内60余家遗址博物馆、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130多位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彭明瀚主持,刘曙光、丁新权、李岗分别为大会致辞。刘曙光在致辞中强调考古遗址博物馆要顺应中国考古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顺应大局、服务大局,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前考古遗址博物馆作为连接考古学和博物馆的桥梁以及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增长点,要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普及教育的重大意义,勇挑讲述中华文明故事的时代重任。丁新权在欢迎词中指出近年来江西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同时,全力推进市县综合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积极推动文物的活化传承利用。李岗在致辞中指出考古遗址博物馆为揭示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作出了突出贡献,各会员单位在推动考古学科建设、考古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考古与遗址博物馆在增强和坚定全社会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方面,肩负起了时代责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王原茵作专委会工作报告,从举办专委会年会、学术研讨活动、交流合作情况、学术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增补12家新会员单位的决定。 年会特别邀请刘曙光作题为《呼应时代的考古学与博物馆》的学术讲座,回顾了西方学术体系下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关系,梳理了中国特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并以国际视野角度对新时代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研讨会环节由王原茵主持,聚焦大遗址保护管理与展示利用、考古成果的研究阐释与转化传播、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策略与路径三个方面,对考古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副秘书长安磊,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分别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新时代考古遗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对今后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与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交流发言环节分别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主持,共有12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发展实践,探索了考古遗址的展示、阐释和活化利用。 大会闭幕式上,钱春峰发表讲话并指出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机遇正当其时、建设潜力巨大,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未来可期。最后,李岗作大会总结发言,表示本次研讨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探讨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的热点问题,为考古遗址保护利用贡献了力量。本次年会交流的内容有学术理论与工作实践的结合、有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的交融、有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展现了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为推动文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会议还组织考察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科研规划部)  
2023-09-19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