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帝陵
丽山园
兵马俑
一号坑
二号坑
三号坑
陪葬坑
铜车马
Emperor Qinshihuang's Mausoleum Site Museum
开放时间
旺季
3月16日—11月15日 闭馆时间18:30
08:30-17:00
淡季
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 闭馆时间18:00
08:30-16:30
票务与服务
购票方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观众朋友(含政策性免票人员、港澳台及外籍观众)可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现门票预约。
景区导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5小时,可免费乘坐摆渡车往返。
铜车马
陪葬坑
三号坑
二号坑
一号坑
兵马俑
丽山园
帝陵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Some image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11月9日,秦陵博物院第十党支部组织...
2023-11-27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2023-11-23
更多内容
2023年11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大会以“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幕式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刘洋主持,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谭玲,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艾玛·纳迪女士以及樊锦诗、王春法、陈星灿等先生视频致辞。大会邀请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馆长吴向东,国际博协城市博物馆收藏与活动委员会主席、葡萄牙里斯本博物馆馆长乔安娜·索萨·蒙泰罗、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国祥、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郑奕,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等做主旨演讲。 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设置四个平行论坛,其中第三平行论坛“考古成果的博物馆转化传播与遗址博物馆建设”由中国博协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委会牵头组织,史前遗址博物馆专委会参与。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委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及相关业务部门参加论坛活动。 第三平行论坛于24日至25日在广州图书馆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到会指导。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博物馆、考古机构、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大会入选论文作者,以主旨报告、主题发言、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探讨如何发挥综合性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平台优势与资源特点,加强考古成果的博物馆转化传播与遗址博物馆建设的相关问题。主旨报告环节由史前遗址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委员、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主持。 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以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为例,探讨了遗址博物馆展览的多样性尝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从国际的角度梳理了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发展的脉络和历程,围绕考古遗址与博物馆相结合进行展示的最新尝试与思考,指出遗址博物馆对我国遗址保护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副秘书长安磊从遗址博物馆与考古遗址公园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考古遗址,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提供有效方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蒙以陕西考古博物馆展陈实践为例,从考古成果转化的三个维度出发,指出了考古博物馆陈列的创新点。主旨发言依托考古遗址的多重属性,对考古成果的保护利用、与遗址公园的关系、遗址展示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有效推动了考古遗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 论坛进行交流发言的12位代表是本次博物馆学大会入选论文的作者。其中,李亚利、陈倩、郭佳思、赵娜、赵婧5位代表从博物馆建设的“思想内核”出发,就创新优化考古遗址博物馆与考古遗址公园发展理念等内容作了深入交流探讨。王勇、李倩倩、李无言3位代表强调了数字化手段与大遗址相结合的重要性,全面阐释了如何积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史明立、苏漪、刘梦雨、戎静侃4位代表通过对中西方代表性的展陈实践进行分析,分享了创新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实践经验,交流了大遗址保护管理与展示传播利用的最新成果。 论坛特别邀请南方科技大学唐际根教授、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炜林教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魏峻研究员担任点评嘉宾。他们的点评不仅基于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知识,更融入了各自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面对面交流”环节由李岗主持,特别邀请了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南越王博物院院长李民涌分别与李琪、张伟、鲍丽娟、魏敏4位论文入选作者就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内容涵盖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考古成果的博物馆转化、数字赋能博物馆建设、公众考古教育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分析了当前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对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助力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闭幕式上,李岗代表第三平行论坛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第三分论坛主旨报告高屋建瓴,交流发言主题多样,面对面交流视野开阔,为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助力新时代社会文化繁荣提供了可资可鉴的宝贵经验。会后,李岗接受广东文化网的采访,探讨了如何有效加强考古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以及如何发挥遗址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等问题。 近年来,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一批批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大量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护。与此同时,博物馆在展览展示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文物活化利用不断推进。可以说,考古遗址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博物馆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最佳场所之一。本次平行论坛的举办为探索遗址博物馆发展搭建了平台,分享了博物馆学界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对深化新时代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使命担当,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科研规划部 图/中国博物馆协会
2023-11-27
为强化我院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确保游客观众参观安全,丰富我院一线员工优质服务内容,我院公众服务部联系临潼区秦皇医院专家于2023年11月24日上午,对我院40多名一线员工进行心肺脑复苏、健康知识的讲座。旨在增强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掌握应急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讲座由秦皇医院急诊科主任陈亚强为大家宣讲心肺脑复苏相关方面知识和实践操作;肾内科主任李莉主任普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病的早期干预和预防。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让大家掌握了一些基本急救知识,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的能力,丰富了优质服务的内容,有效提升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图文/郭琴芳
2023-11-27
2023年11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文物修复与藏品包装技能考核表彰活动,秦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副院长周萍,纪检监察室、人力资源部、陈列展览部、文物保护部、藏品管理部等相关工作人员出席并参加了活动。 此次考核是继2021年以来秦陵博物院举办的第二届文物修复及首届藏品包装技能考核活动,借鉴并参考了全省文物专业技能考核以及全国文物专业技能大赛的赛程安排,在原有实践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考核环节。文物保护部31名文物修复人员,藏品管理部10名藏品包装技术人员参加了考核,最终评选出十四人分别获得了文物修复及藏品包装技能一、二、三等奖。 李岗院长对此次技能考核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获奖选手表示了祝贺。他强调,秦陵博物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及专业技能提升,开展文物修复及藏品包装考核活动是全面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响应国家倡导的“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所有参加考核的人员能够通过此次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我院的文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秦陵博物院2023年度文物修复技能与藏品包装技能考核活动是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秦兵马俑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邀请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陶质彩绘科研基地等单位文物保护领域专家参与评审,纪检监察室、人力资源部全程参与。下一步将充分总结考核活动的经验与收获,调动技术人员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实现我院文物保护修复和藏品包装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文/杜维莎 图/孙千翔
2023-11-21
更多内容